今日秋分,深秋将至,学会“收敛”保健康
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今天是秋分,昼始短夜始长、凉意渐浓,多地昼夜温差超10℃。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:一候雷始收声;二候蛰虫坯户;三候水始涸。遵循秋分时节的特点,应重在养“收”、养阴。
早卧早起
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秋分时节要睡眠充足,以静化燥;室内空气要流通、湿润。顺应秋收的特点,早睡以利于阴精的收藏,以顺应阳气之收敛;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,使肺气得以舒展,且防收敛之太过。
“秋冻”有讲究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但“秋冻”也要讲究科学。秋分时节衣服宜缓穿缓脱,穿轻薄保暖又不感觉热的衣服。应根据气温变化,及时增减衣服,增强机体抵抗力,预防外感风寒,注意保暖,以解秋燥。年老体弱或急、重症的患者,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添加衣物。切忌受寒,导致疾病的发生。
少辛增酸
《饮膳正要》提到,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”。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。重点养肺,少吃寒凉食物,多喝温水。多食种子类或酸性食物,如芝麻、糯米、葡萄、银耳、百合、核桃、茭白、栗子、石榴等。
动静相宜
平常要注重动静平衡,强健体魄。“动”可秋游、打太极拳、大步健行,“静”可做穴位按摩。
秋分养生小技巧
泡脚
不少人在此时会出现手脚冰冷、乏力等症状,尤其是偏瘦的女性,这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,因此晚上要坚持泡脚。脚上穴位较多,例如涌泉穴,可通过热气往上蒸腾的作用将体内寒气驱散,对于体虚的人有很好提升阳气的作用。
中药熏蒸
药浴和熏蒸疗法都可通过药液或热蒸汽来润育肌肤腠理,促进脏腑间气血运行,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。此外,药浴、熏蒸还具有散寒祛瘀、防治腿脚麻木、风湿性关节炎,改善神经衰弱和失眠等功效,能为人体补充阳热之力。由于熏浴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可以使人体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加快,促进新陈代谢及人体排毒,因而能够起到改善肌肤色泽、质地,减少脂肪囤积等美容美体功效。